2025年7月1日,美国五角大楼宣布暂停向乌克兰交付30枚“爱国者”防空导弹、8500枚155毫米炮弹和142枚“地狱火”空地导弹。这一决定发生在俄军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空袭后的第四天。俄罗斯当天用537枚导弹和无人机对乌克兰全境进行了猛烈打击祥盛期权,乌克兰的防空系统面临着空前的弹药短缺。
顿巴斯前线的乌军炮兵部队此时陷入了严重的“炮弹荒”——尽管俄军每日发射超过3000发炮弹,乌克兰的反击火力却只有俄方的十分之一。被暂停交付的“爱国者”导弹是乌军拦截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关键武器,然而这种导弹的年产量仅为450枚,美军自身的库存也已经到了“危险低位”。在155毫米炮弹方面,美国的生产能力与乌军的需求之间存在超过40%的缺口,而“地狱火”导弹的库存则因为中东战场的消耗而严重紧张。
德国媒体的分析认为,如果美方继续中断援助,乌军的西方武器库存可能会在夏末前用尽,届时乌克兰的防空网络可能会全面瘫痪。白宫解释称暂停援助是为了保障美国本土的安全,但背后却隐藏着多重现实压力:
军工产能瓶颈:波音公司生产“爱国者”导弹的生产线由于稀土元素短缺而无法扩建,导引头的产能提升速度也十分缓慢,目前月产量仅为48枚;而中东战场对精确制导武器的消耗进一步导致了东西两线装备调配的不平衡。
展开剩余70%政治风向变化:特朗普政府一再强调“美国优先”,而美国国防部长缺席了乌克兰防务会议,似乎在暗示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发生转移。2025年3月,美乌领导人会谈破裂后,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现暂停的迹象,此次暂停援助的决策被视为逼迫乌克兰重新考虑谈判的信号。
军工复合体的利益: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资金中,有70%最终回流到了美国军火商手中。然而,过度消耗库存的同时也影响了美军自身的储备。例如,“防雷车”三年来对乌克兰的售价暴涨了85万美元,断供不仅能够维持高价销售,同时还保障了美军装备的安全。
在美援暂停的窗口期内,俄军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攻势。6月28日的空袭中,俄军用477架无人机消耗了乌克兰大量防空导弹,并用60枚导弹打击了乌方的关键目标。此时,乌克兰空军已经损失了三架F-16战机。地面战线方面,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结了大量兵力,而乌军由于炮弹供应不足和兵员紧缺,防御压力急剧上升。
更为严峻的是,西方援助占乌克兰财政支出的87%,如果美国断供,这可能导致乌克兰爆发债务危机,并进一步削弱其战争潜力。迫于压力,乌克兰开始转向欧洲寻求援助,但由于欧洲国防工业长期依赖美国技术,所承诺提供的装备中约40%还需美国的批准。德国表示能提供350枚防空导弹,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
欧洲内部战略分歧加剧:部分欧洲国家呼吁与俄罗斯和谈,另一些则坚持继续对抗,这种分歧削弱了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同时,波兰、韩国等国则趁机扩大军工市场份额,暴露出西方军工体系在持续冲突中的系统性缺陷。
面对美方援助的暂停,俄罗斯释放了停火谈判的信号,要求基于现实控制区达成停火协议,而美国则坚持要求全面停火,并明确表示不打算干预具体的谈判条件。专家分析认为,如果美援继续中断,乌克兰的防线可能在三个月内崩溃,泽连斯基政府将失去重要的谈判筹码。顿巴斯前线士兵的无奈感慨道:“当大国停止输血,小国的战场命运便已注定。”
这场危机揭示了现代地缘博弈的残酷逻辑:在“美国优先”与“现实停火”的强权话语下祥盛期权,乌克兰的战略选择空间正在被压缩至极限。与此同时,全球防务格局也在因为这一军援危机加速重构——当“爱国者”导弹仍滞留在运输码头时,俄军的装甲部队已经推进至顿巴斯前沿,乌克兰的命运时钟,正以炮弹消耗的速度走向关键节点。
发布于:天津市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